易奇八字

导航:道教礼仪 > 道教戒律 > 道教戒律全集四十《三坛圆满天仙大戒》

道教戒律全集四十《三坛圆满天仙大戒》

时间:2017年02月07日 10:00内容来源:易奇八字编辑部 浏览量:3329

三坛圆满天仙大戒

( 出道藏辑要)

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

开玄阐秘宏教真君柳守元撰

登坛仪文如科律。 正座唱言。 诸法子等。 既受初真戒律。 中极灵文。 更须知有无上妙门飞升宝筏。 曰天仙大戒。 往古圣真。莫不由此以登碧汉。 深契天心。 秘合元始。 若能神志皈诚栖真大道。 顿入无极。 直超名相。 在尘寰中脱然无染。 如日月光明。如江河浩渺。 如风云轻便。 如天地奠安。 是谓戒无不戒。 不戒乃戒。 戒无所戒。 乃为真戒。 久久持行。 同乎自然。 泯于迹象。入元始珠得大罗果。 形神俱妙。 与道合真。 昔有递传。


元始天尊说天仙无极大戒

曰。 尔时元始天尊。 在宝华林中。 九莲座上。 与诸天尊。 诸天圣众。 及诸天龙鬼神。 说无始妙道时。 座中有一真人。 名曰无戒。从座中起。 眺顖作礼执简。 长跪。 上白天尊曰。 自开化以来。 未曾闻此妙道。 今聆慈音。 肺腑清凉。 大生解悟。 但学道之士。戒行修持初真。 中极。 皆有可闻。 独于天仙大戒曾未闻说。 未知有何道法。 臻此地位。 惟望天尊大圣。 为众宣说。

天尊曰。 汝大因缘。 当得闻此。 汝宜复座。 静默安神。 吾当为汝说此妙戒。 天尊曰。 道无二。 上仙有九品。 一曰混元无始金仙。一曰洞元太初金仙。 一曰灵元造化真仙。 人世修证证。 则有天仙。 地仙。 水仙。 神仙。 人仙。 鬼仙。 及诸旁门异类。 凡有性灵。莫不成真。 无始之始。 太初之初。 无戒可戒。 无律可律。 自造化淘镕。 阴阳阖辟。 清浊立判。 动静应机。 金丹之妙实由此基。功深九转。 天阙高跻。 是名上仙。 何戒何持。 然。 人每由情欲相交。 登真无路。 始终迷昧。 不能解脱。 有志之士须破此尘网。皈诚学道。 断诸邪障。 清静六根。 当由初真。 中极戒律。 谨慎修行。 至天仙大戒。 心地光明。 德充道极。 无戒可说。 无律可持。汝今既问。 当为汝说。

偈曰。 真心清静道为宗。 譬彼中天宝月同。 净扫迷云无点翳。 一轮光满太虚空。


诸法子。 一切气质习染。 是迷云翳性。 一切杀盗淫妄。 是迷云翳性。 一切贪嗔痴爱。 是迷云翳性。 乃至一念一时。 不知不觉。是迷云翳性。 乃至着于有求。 断于无法。 是迷云翳性。 乃至着境。 着念。 着心。 是迷云翳性。 端须廓然无量。 得大总持妙相圆明。光逾慧日。 是曰金丹。 是曰玄宰。 是曰天仙大道。 妙合佛乘。 彼世人以禅为空灵。 阴而不阳。 是未知真禅之道。 五阴净尽。亦犹世禅。 和自昧其宗。 辄斥道门为守尸鬼。 妄引楞严十种外道。 为修道法门。 岂知三清妙法。 浑合禅玄。 万圣万真。只此一事。

诸法子。 你道这事是什么事。 是身心非身心。 是性命非性命。 是功修非功修。 语言道断。 惟证乃知圆满菩提。 真无所得。赖我三清道祖。 玉帝至尊。 五老四御。 九极十华。 以及古圣高真。 递传妙道。 肇启我东华始祖。 正阳帝师。 幸逮天仙初祖孚佑帝君。得启南北宗派。 南五宗得显。 神通于德道之后。 其始实刻苦功修。 北七宗。 打尘劳于成道之日。 其志自始终无懈。 成就归宿。各有迟速。 顿渐支流派演。 无须别户分门。 近来出家者多。 出尘者少。 煌煌羽士。 巍巍玄门。 非特奥秘难窥。 亦且修持无路。我天仙初祖孚佑帝君。 屡荷三清法敕。 普济尘寰。 千计垂慈。 百方接引。 今特命予。 将天仙大戒秘旨。 传示人间。以作三坛圆满功德。


诸法子一志凝神谛听。 昔。 元始天尊。 说无上内秘真藏经。 云。 汝等四众勤行道戒。 积渐累功。 证成道果。 一切法众。 悉是戒行。又曰。 汝等勤行教化。 依此大乘。 勿生异想。 即是方便。 得入大慧法门。 功德自在。 得自在力。 不生不灭。 能度众生。灭烦恼业。

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 太上道君言。 始自发心。 终于极果。 念念不舍持戒。 不犯上清。 有三百观身戒洞神。 有七百二十戒玄都律文。天尊有千二百威仪戒。

太上虚皇四十九章经云。 斋戒者道之根本。 法之津梁。 子欲学道。 清斋奉戒。 念念正真邪妄自泯。 又云。 割嗜欲根。 入清净境。无作诸苦。 无造诸恶。 无生诸见。 无起诸邪。 又云。 学道之士以清净为本。 长斋眇思。 啸歌太无。 覩诸邪道。 如覩仇雠。远诸爱欲。 如避臭秽。 除苦恼根。 断情爱缘。 溟溟浊海。 自得净戒。 如白莲花生于淤泥中。 亭亭出水。 不受污染。 五脏清夷。三田革素。 太玄真人。 自与子邻。 又六根不净。 当洗其心。 心不受垢。 自无诸秽。


洞玄灵宝因缘经云。 自三清以下。 乃至十方上圣真仙。 皆由戒得。 又云。 众生饮酒食肉。 致生病恼。 弥益罪根。更有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诸法子皈命皈神谛听。 尔时太上道君于三元宫中。 大会说法众。 内有一真人。 名曰仪可。 则智力无畏。从座而起。 雅步前跪。 咨论请诀。 不审一切诸法。 从何而生。 既得生已。 云何观行而得成道。 作是语已。 俨然而立。太上道君抚几微笑曰。 夫三界诸法。 皆从道生。 欲求道。 当修观慧。 观慧增益。 渐至常道。 常道无边。 行亦非一。 子欲知之。当一心听。 有数十事可称量。 何谓为数十事。 一者智慧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 三者含忍远身行法。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 七者精进远身行法。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远身行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远身行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离口过法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离口过法。 一者智慧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离口过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离口过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除恶想法。 一者智慧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智普心除恶想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除恶想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拔逮根法。 一者智慧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拔逮根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拔逮根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绝声色根法。 一者智慧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绝声色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绝声色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俭爱欲法。 一者智慧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俭爱欲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俭爱欲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放翫习法。 一者智慧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放翫习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放翫习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洗垢秽法。 一者智慧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洗垢秽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洗垢秽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无昏惑法。 一者智慧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无昏惑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无昏惑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淫想法。 一者智慧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淫想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淫想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疑空法。 一者智慧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疑空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疑空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平好丑法。 一者智慧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平好丑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平好丑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邪还法。 一者智慧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邪还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邪还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常住无法。 一者智慧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常住无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常住无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绝心想法。 一者智慧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绝心想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绝心想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习悉意法。 一者智慧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习悉意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习悉意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善防言法。 一者智慧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善防言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善防言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乱转法。 一者智慧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乱转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乱转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悟念法。 一者智慧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悟念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悟念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彼念法。 一者智慧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彼念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彼念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悠想法。 一者智慧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悠想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悠想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无常定法。 一者智慧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无常定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无常定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无常的法。 一者智慧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无常的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无常的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无常顾法。 一者智慧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无常顾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无常顾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不追怀法。 一者智慧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不追怀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不追怀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无犹豫法。 一者智慧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无犹豫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无犹豫法。


太上曰。 复有十种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何等为十种忍不可忍法。 一者智慧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二者慈悲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三者含忍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四者行功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五者修心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六者善业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七者精进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八者饰身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九者遣情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 十者普心忍不可忍法。 不可称量。是为十种忍不可忍法。


道言。 夫洞玄经者。 盖天地之源。 道德之宗。 上圣所尊贵。 鬼神所畏服。 其高则出九天之上。 其深则通九地之下。 千变万化。道尽于此。 若复有人能于此经。 受持读诵。 心无懈怠。 即得生无量智慧。 增无量善因。 灭无量业障。 消无量烦恼。 延无量寿算。长无量福田。 世世欢荣。 生生快乐。 恒须恭敬抄写流传。 利益众生。 是为无量真人。 闻说信受奉行。


太上十二品**劝戒经云。 受真戒者。 使戒根牢固。 如玄都山。 戒相端严。 如玉京殿。 戒德光明。 如琉离珠。


洞玄灵宝千真科戒云。 静思入定。 降伏外魔。 名为镜戒。 又云弃色断情。 常斋持戒。


灵宝元阳妙经云。 有持清净法戒者。 则得真道。


玉皇本行集经云。 奉戒专一。 冥心大道。 清斋宏誓千万劫中。 又云。 但能清净持戒专一。 并能修斋。 护持净戒者。 是人功德。坦然无碍。 自在逍遥。 号人中圣。 德慧常新。


碧玉真宫大戒规云。 一戒曰不杀微命。 二戒曰不起淫意。 三戒曰不生诤念。 四戒曰不盗一芥。 五戒曰不欺一愚。 六戒曰敦行尽力。七戒曰语言无妄。 八戒曰千魔不转。 九戒曰宏发愿力。 十戒曰事圣不倦。 又曰。 上乘惟一道。 舍此难成觉。 七百二十门要戒律。诀文经云。 志学之士。 急务修斋。 斋以斋心守戒为主。 外来曰动。 内住曰寂。 来不惊寂。 去不劳动。 动而不劳。 不离寂也。寂而不惊。 不疑动也。 寂照明彻。 故无惊疑。 无惊疑者。 常乐常住。 住无所住。 为而无为。 为道之最。 又曰。 变化无穷。由悟守一。 守一须资。 唯戒为急。 持之不亏。 邪不得入。 自然混和。 与道同真。 由戒入道。 故谓之门。


太微灵书紫文仙真忌记上经云。 人虽有仙相。 宜切戒者有数条。 而其中犯而必败者曰淫。 魂液外漏。 精光枯竭。 神焦魄散。 曰酒魂。忘本室。 魄游怨宅。 曰勿食肉。 食则神不守真。 魄生邪勃。 曰勿杀生。 以罪求仙。 仙不可得。


灵宝大乘妙法莲华真经内云。 学道之本。 当戒七伤。 而尤要者有四。 一则带真行伪。 淫色丧神。 魂液泄漏。 魂精光枯干。 一则饮酒。一则损气丧灵。 一则啖肉。 臰气充于脏腑。 又云。 学道者要在行合冥科。 然后始涉大道之境。


孚佑帝君十戒功过格。 一曰戒杀。 二曰戒盗。 三曰戒淫。 四曰戒恶口。 五曰戒两舌。 六曰戒绮语。 七曰戒妄。 八曰戒贪。 九曰戒瞋。十曰戒痴。 以上数条。 粗说戒相。 若详言之。 三洞真文内。 天仙大戒。 穷劫说之亦不能尽。 今即玉光普照天尊。 碧玉真宫大戒。问于汝等。 诸法子。 听受戒规。 端在立志。 志在精勤。 一真不懈。 志在坚确。 万有难惑。


上帝云。 受戒者。 不杀微命。 是教尔等发慈悯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慈悯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慈悯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不起淫意。 是教尔等发洁白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洁白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洁白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不生诤念。 是教尔等发忍辱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忍辱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忍辱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不盗一芥。 是教尔等发明净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明净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明净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不欺一愚。 是教尔等发真实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明净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真实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敦行尽力。 是教尔等发报本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报本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报本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语言无妄。 是教尔等发诚一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诚一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诚一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千魔不转。 是教尔等发坚固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坚固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坚固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宏发愿力。 是教尔等发广大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广大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广大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上帝云。 受戒者。 事圣不倦。 是教尔等发精进心。 千戒万戒。 无非圆满这个精进心。 诸法子何以具有此心。 须要自今以始。迄无量劫世界。 有尽我此精进心。 量无尽此无量心。 能持否。 众白。 尽形寿命。 常持此心。 依教奉行。

诸法子能持此。 心戒可得受。 今示尔等天皇密咒以为天仙证果符劵。 至心恒持。 无量功德不可思议。


咒曰。 天生云龙。 道本上升。 张烈正气。 丽于太清。 辅弼正道。 行于正平。 六甲洞元。 九天超形。 福禄子孙。 先行自真。次及人皇。 人敬长生。 六丁九炁。 秘密真成。 敬之终吉。 昊天贵名。 久之道妙。 身体常充。 闻此真句。 与道合真。急急如元始天尊律令。

大众同持太上常清常静真经一遍。

太上曰。 大道无形。 生育天地。 大道无情。 运行日月。 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 强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天清地浊。 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 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 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 而心扰之。 人心好静。 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 而心自静。 澄其心。 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 为心未澄。 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 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 形无其形。 远观其物。 物无其物。三者既悟。 惟见于空。 观空亦空。 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 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 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如是清静。 渐入真道。 既入真道。 名为得道。 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 可传圣道。 老君曰。 上士无争。 下士好争。 上德不德。 下德执德。 执着之者。 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 既惊其神。 即着万物。 既着万物。 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 即是烦恼。烦恼妄想。 忧苦身心。 便遭浊辱。 流浪生死。 常沈苦海。 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 常清静矣。

诸法子。 我今更示尔等北斗玄灵心咒。 以为天仙金丹符劵。 至心恒持。 无量功德。 不可思议。

咒曰 。 南无啰怛哪。 怛啰夜耶。 怛你野他。 曷伽嘛含。 嘛伽嘛含 。 阿陀嘛含 。 夕叭啰嘛。 含摩诃夕。 叭啰嘛含 。唵怛陀哪。 嘛含嘛哩。 夕耶嘛含。 南无沙都。 谛啰嘿哂。 含萨缚萨。 怛缚难咤。 萨缚怛啰。 萨缚婆喻。 叭奈啰费。 避瓢沙缚。贺南无三。 盘陀没多。 喃唵嘛哩。 唧芒沙诃。


大众同持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一遍。

上药三品。 神与气精。 恍恍惚惚。 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 顷刻而成。 回风混合。 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 一纪飞升。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 践履天光。 呼吸育清。 出玄入牝。 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 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 精合其神。 神合其气。 气合体真。不得其真。 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 神能飞形。 入水不溺。 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 精依气盈。 不凋不残。 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 其聚则有。 其散则零。 七窍相通。 窍窍光明。 圣日圣月。 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 自然身轻。 太和充溢。 骨散寒琼。得丹则灵。 不得则倾。 丹在身中。 匪白匪青。 诵持万遍。 妙理自明。

诸法子。 我今更示尔等道祖除魔心咒 。 以为天仙金丹符券。 至心恒持。 无量功德。 不可思议。

三五雷霆。 正一玄宗。 道为法本。 法灭魔情。 内魔既荡。 外魔亡形。 灵根合一。 霁月会空。 天罡在戌。 祖气罗胸。 默朝帝座。静悟无生。 至微至奥。 无尽无穷。 爽灵胎光。 幽精黄庭。 泥丸有电。 遍照洪蒙。 一切魔魅。 汞化尘风。 九阳运化。 永保离宫。吾奉纯阳道祖。 万正紫极真人敕令。

大众同持警化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心经一遍。

吕祖曰。 天生万物。 惟人最灵。 匪人能灵。 实心是灵。 心为主宰。 一身之君。 役使百骸。 区处群情。 物无其物。 形无其形。禀受于天。 良知良能。 气拘欲蔽。 日失其真。 此心即失。 此身亦倾。 欲善其身。 先治其心。 治心如何。 即心治心。以老老心治不孝心。 以长长心治不悌心。 以委致心治不忠心。 以诚恪心治不信心。 以恭敬心治无礼心。 以循理心治无义心。以清介心治无廉心。 以自爱心治无耻心。 以积德心治为恶心。 以利济心治残贼心。 以匡扶心治倾陷心。 以仁慈心治暴戾心。以谦逊心治傲慢心。 以损抑心治盈满心。 以俭约心治骄奢心。 以勤慎心治怠忽心。 以坦夷心治危险心。 以忠厚心治刻薄心。以和平心治忿恚心。 以宽洪心治偏窄心。 以伤身心治沉湎心。以妻女心治奸淫心。以果报心治谋夺心。以祸患心治斗狠心。以正教心治异端心。已至信心治大疑心。以悠久心治无恒心。以始终心治反复心。以施与心治悭吝心。以自然心治勉强心。以安分心治非望心。以顺受心治怨尤心。以推诚心治猜忌心。以镇定心治摇惑心。以中正心治偏袒心。以大体心治细务心。嗟乎。人心不治不纯。如彼乱丝。不理不清。如彼古镜。不磨不明。如彼劣马。不勒不驯。我故说经。欲治人心。人心得治。天地清宁。

偈曰 。一切惟心心最危。范天围地发光辉。天心即在人心见。人合天心天弗违。

诸法子。我今更示尔等。 道祖无极上咒 。以为天仙金丹符券。至心恒持。无量功德不可思议。

咒曰。乾坤浩荡。日月光盈。三台朗照。应地安贞。玉都师相。吕圣真君。大慈大悯。大德大仁。十方三界。六道四生。遇缘斯化。有感必灵。天神拱卫。威将随行。大灾急难。永化微尘。仙宗玄教。耀古腾今。太虚无极。聚象成形。口口存道。存道道存。存乎至道。慧炬常明。邪魔远遁。灾障无侵。修持匪懈。道果圆成。急急如天仙肇派。纯阳道祖律令。

大众同持无极至道冲虚太妙金玉玄经一遍。

大道无名。不可言思。总之曰妙。妙妙难窥。象之曰玄。玄玄难知。一阙洞启。万理咸归。见浅见深。各以意为。鼎炉水火。徒费许词。抽添进退。见亦旁歧。玄关妙窍。一心具之。心真无妄。心正无欹。心空无物。心实无倚。四大假合。心以心迷。一元自运。心以心治。先天一炁。以体合之。窅窅太虚。在初生时。形与气合。是分两仪。五行备具。运转无违。至道无象。至心无为。以心合道。气精神机。如天垂象。运乎四时。如帝端拱。化乎郊圻。水木同华。金水交资。人水既济。木火齐辉。金木杂揉。火金炉锤。颠倒五行。填补坎离。伏息气中。功始筑基。凝神气母。志凑单微。雪霙六初。天花乱飞。明月一轮。清水一池。霹雳一声。莫知谁为。不先不后。不疾不迟。非无非有。去智归痴。冥冥默默。心与天期。以灭为生。神动天随。再出再入。白鹤玄龟。伐毛洗髓。脱尽肤肌。身有众妙。从欲以施。煮汞削雪。攸往咸宜。返虚入浑。归证天墀。以斯言道。玄妙可思。以空求妙。妙妙在兹。以妙恭玄。玄玄可机。灵台一点。归有余师。

诸法子。当如我道门。南北两宗。皆由纯阳妙道大天尊。垂慈开启天先法派。广化普传。今日时节因缘。三坛圆满当知。九天扶正帝君。非雨妙化天尊。皆来辅弼吕帝左右。证知尔等前劫福深。现生障浅。得入玄门。堪超碧落。所以重宣秘咒。两启金经。无非仰祈我纯阳道祖妙道大天尊。默锡灵丹。普垂慧照。俾人人克坚道念。令个个永固真基。戒德完成。戒光明澈。戒体清净。戒珠圆明。宏开道派宗风。足称全真正教。诸法子。皈依道。两足尊。皈依经。离欲尊。皈依师。众中尊。皈依道竟。皈依经竟。皈依师竟。大众同声宣扬宝诰。


玉清内相。金阙选仙。化身为三教之师。掌法判五雷之令。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腾。扫人间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有求必应。黄鹤楼中留圣迹。玉虚殿内炼丹砂。存芝像于山崖。显仙综于云洞。阐法门之香火。作玄嗣之梯航。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开山启教。元应祖师。天雷上相。灵宝真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兴行妙道天尊。

三皈依如科律

(资料整理者:正一三清自然门辛罗滨道长)

精华推荐
道教入门 道教常识 道教符咒 人生感悟 修行指南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道教神仙 道教礼仪 道教斋醮 道教戒律 宫观仪范 道教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