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横幅
首页>处暑首页>处暑养生>正文

处暑养生:防秋燥 作息、饮食、按摩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17年04月24日内容来源:易奇八字编辑部浏览量:53870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说明了昨天(22日)是出伏,今日是处暑,预示着秋天的脚步更近了。那么,处暑时节到底该如何养生呢?今天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处暑养生防秋燥,作息、饮食、按摩一个都不能少。【作息篇】调起居解秋乏适当多睡一小时炎热夏季里人体出汗多、睡眠少、食欲差、体力消耗大,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暑气消散,气候变凉,人体各系统也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人便会感到倦怠乏力,这其实是人体为补偿夏季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体内取得阴阳平衡的一种生理现象。不过,秋乏太过明显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就不好了。中医认为,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宜调节起居作息,适当增加睡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秋乏过盛。中医理论支持秋季“阴精收藏,收敛神气”的养生法则,适当增加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而早睡和午休是增加睡眠的最佳方法。养生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对于老年人,建议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培养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闭目养神对身体也是极有好处的。对于年轻人来说,适当增加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减少“秋困”的出现。另外,解秋乏还应重心态,不要稍有困意就闭上双眼打盹,要振作精神,从心态上克服秋乏的干扰。【饮食篇】多吃清热安神食物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如遇忽冷忽热的刺激,则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就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在此时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养护肠胃对睡眠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另外,处暑过后秋燥渐盛,为防止燥邪伤肺可多吃一些滋阴润燥食物,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具有益气之效的保健食物。【按摩篇】自我按摩助睡眠配合气息调节难以入睡或易于惊醒,或睡眠持续时间短于正常(早醒)或睡眠不深,统称为失眠。失眠原因很多,但主要由神经衰弱而致。这里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自我按摩方法。头部按摩:用两手食指靠近拇指侧的内缘抹前额30次;用两手拇指内面或中指指端揉两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30次;用两手拇指内面或指端自颞部两侧由前向后推揉30次;用手掌掌根(左、右手均可)拍打囟门10~15次;用两手拇指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枕后发际洼陷处)30次。对职场人士来说,头面穴位按摩能有效助眠1、天门开穴法: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位于两眉眉头之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一直推至发际正中直上1寸位置,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头顶正中心)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着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3、膻中穴按摩法:坐姿,用两手中指重叠,按住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第四肋间隙处),呼气并数1、2,渐渐用力,数3时强按穴位,吸气并数4、5、6,身体放松。其他部位按摩:用手掌大鱼际肌按顺时针方向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5分钟;接着按摩神门穴(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数10次,然后俯卧,双手握拳,两拳相叠后放在上腕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处)与中脘穴之间的部位,让身体自然压在拳上2~3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到受压部位,往左侧卧作深呼吸数次,恢复自然体位,自然呼吸,不久即可入睡;也可以接着先按摩神门穴10~15次,然后则选择自己习惯的卧姿,将左手或右手半握拳,选择拳头中突出较硬的部位放在上丹田(头部两眉之间),并把意念集中于此,静听自己的呼吸声,不久亦可入睡。以上就是有关处暑养生防秋燥和作息饮食和按摩一个都不能少的详细介绍。因此,在这里小编温馨提示:广大朋友们一定要时刻警惕秋燥的发生,积极做好养生保健的工作,争取享受美好幸福的秋季时光!
精华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