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端午节有洗龙舟水的习俗,那么龙舟水是什么呢?广东人认为端午洗龙舟水,是能辟邪的,小孩洗了祛痱、成年人洗了也会走好运。那么到底龙舟水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端午节洗龙舟水,龙舟水是什么?
“洗洗龙舟水,平安又健康。”端午节广东素有“洗龙舟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戏戏水、泡泡水,可以洗去晦气、带来吉祥,小孩“洗龙舟水”则不生痱子,不生疮。所谓“洗龙舟水”就是在端午节当天到江里、河里、湖里洗澡,因为这段时间水量充沛,正好又是划龙舟时期,老百姓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南方暖湿空气活跃,北方还时有冷空气南下,在江南和广东,冷暖空气交汇,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端午节,民间又称之为“龙舟节”,因而就把此期间这些较大的降水过程统称为“龙舟水”。
为便于统计,“龙舟水”一般指5月21日至6月20日的降水。因为有“龙舟水”,河水丰满,这期间人们在河道里赛龙夺锦,好不热闹。
乡亲们对“龙舟水”十分尊崇,认为“龙舟水”充足不仅可以满足端午期间在河道、水塘赛龙舟的需要,而且关系到一年的农作能否风调雨顺和百姓身体的康健。所以,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就有了在端午节当天洗“龙舟水”的习俗。
据了解,端午节洗龙舟水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乾隆《归善县志》载:端午节“浴于河,谓洗龙舟水”,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洗龙舟水”以求健康吉祥是一脉相承的。
洗“龙舟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打午时水”(井水)在家里冲洗,二是中午到河道、水塘里自然洗。平时,家长们对小孩子们玩水、戏水看管得很严,不允许擅自到河道、水塘洗戏水玩耍,但是在端午节当天中午,一般都会破例,甚至有的家长还亲自带自己的小孩子们到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河道里泡水、学游泳。
肇庆端州区的渔民们还会到西江河边取水回来,用艾叶煮沸后,供全家人擦拭身体或洗澡之用,此举又叫“洗龙舟水”,寓意避邪和祈求健康平安。
在人们的心目中,端午的“龙舟水”是最能辟邪的,特别是小孩子,如果能用“午时水”和柚子叶、桃树叶、艾叶、茅草等煮成的药水洗澡,更能祛除痱子、带来健康,成年人洗了也会走好运。
端午慎洗“龙舟水”
不过,端午节洗龙舟水可预防长痱子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痱子的形成是由于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汗孔处发生疱疹和丘疹,发生痱子。长不长痱子与是否洗龙舟水没有任何关系。
端午节洗龙舟水可防病是没有医学根据的,加上环境污染、生活垃圾的入侵,“龙舟水”反而成了致病的根源。
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微生物、细菌、寄生虫等,这些不洁净的水中含有的细菌病毒可能引起我们的皮肤感染,导致手足癣、寄生虫等疾病,尤其是皮肤有伤口或者溃烂的人群,沾到这些江水很容易会导致伤口感染。
因此,“洗龙舟水”需要慎重,尤其是皮肤上有损伤的人群。如果想稍微洗一下应应节,过后尽快用洁净的水冲洗沾过龙舟水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