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横幅
首页>节日首页>重阳节>正文

九九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时间:2017年04月24日内容来源:易奇八字编辑部浏览量:53870
重阳节,又称“踏秋”,“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哪些习俗呢?

一、重阳节的风俗。



赏菊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精华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