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横幅
首页>处暑首页>处暑养生>正文

处暑宜“以热治热” 少吃凉食防秋燥

时间:2017年04月24日内容来源:易奇八字编辑部浏览量:53870
处暑的意思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还热,早晚渐凉,昼夜温差变大,降水少。我们如何在季节变换之际保持身体健康呢?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的意思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即将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今天本市出伏,市民依然要注意“秋老虎”发威。

暑热天气让人难以抵挡凉茶、凉面和冷饮的诱惑,而专家提醒,处暑节气之后要少吃“凉”了。专家认为,“以热治热”利于解暑,因为温热的食物摄入后可刺激体内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热量的散发。

白天还热,早晚渐凉,昼夜温差变大,降水少,是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这时,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医学专家提醒,要有效防治“秋燥”,可多喝水,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多吃蔬菜和水果;相应调整起居作息,尽量早睡早起;在保持室内通风的基础上,可在室内养些绿色植物。


精华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