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起源很早,是我国的重要祭祀、祭祖扫墓的节日。至于清明节的节期有好几种说法,我们况且把它视为前十日和后十日,这也算是我们比较尊重这个节日吧!最早是因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的清明节,在民间仿效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清明祭祖扫墓习俗。也正因为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让这春和景明的季节带上了些忧伤的气息。“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这首诗正是对这一时节的物候、人文写照。所以,传统习俗中,认为清明期间,有些事情是不宜做的。时至今天,虽然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化了,但了解一些传统和当下的民俗,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先了解传统,清明期间哪些事情不宜做:
1.忌讳婚嫁等喜庆之事
古代人很重视婚丧嫁娶,讲究婚嫁等喜事一定要吉利,都要讨个好兆头。清明期间,家家都要上坟扫墓祭祖;远在他乡的子女,也要在路口为先人烧纸钱。人们的脸上多是忧伤、思念。这样的气氛,是很不适宜举行婚嫁等喜事的。
2.不宜大规模洗涤
旧时习俗认为,逝去的亡魂,只有在清明节期间,趁着这万物复苏的时候,才能出来洗涤、晾晒衣服、被褥。所以,河边、溪边、井边、泉水旁,都有亡灵在洗涤、晾晒。所以,活着的人,要给逝去的人机会、地方,别和他们抢地方、抢水,让他们好好的清洗。
3.不宜大动烟火
清明又叫寒食节,相传,最早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对自己有恩,却被自己错误决策烧死的介子推,就下令将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动烟火,只能吃冷食或以前做好的饭菜。随着时代变迁,虽然禁动烟火的禁令废除了。但人们出于对义士介子推的尊崇,还是将寒食节的习俗延续了下来,一般都会在清明节前准备好食品,尽量避免在在清明节这天大肆吃喝。
4.不宜庆生祝寿
瓜熟地落,新生命的诞生是不以日子好坏,节日与否而改变的。但清明节这天出生的人,一般不会在这天庆生祝寿,而是会提前或者推后,避开清明期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自乐其中过着些西方的节日: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却对我们这样的传统的节日知之甚少,岂不知这样意义重大的节日才是我们的文化精髓。
二、清明节期间忌讳事项:
1.清明节当天忌讳探视朋友亲人
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2.清明节期间出去旅游需注意
虽然说清明节许多的活动是去踏青游玩,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无可厚非。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因为清明节更多的人是在扫墓探望先人,休假旅游不能太过高兴疯狂。
3.清明节期间穿衣买鞋注意
通常来说,清明节期间要特别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即使红内衣也要谨慎穿用;应穿上素色的服饰为宜。也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如果你是本命年,则红内衣可穿。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期间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提醒你留意鞋店为何清明节生意不好就明白了。如果有些朋友不慎清明这天买鞋了,如何破解?请这些朋友用红纸包好鞋子,放在门口一晚,然后清早将红纸烧掉即可。
4.清明节当天要少些娱乐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清明节去祭祖、扫墓的朋友,清明节当天尽量少些娱乐活动,更不能吵架、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会感觉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