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大家都知道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而且冬至要吃饺子,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吗?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又是谁留下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的一起来看看关于冬至吃饺子的相关知识吧。为什么冬至吃饺子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冬至吃饺子是谁留下的习俗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更多关于冬至的相关内容广州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咸汤圆闽南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圆子北京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馄饨上海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汤圆嘉兴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桂圆烧蛋合肥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冬至面江西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麻糍苏州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酿酒浙江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擂圆台湾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糯糕宁夏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头脑”苏州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馄饨宁波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番薯汤果江南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红豆糯米饭滕州冬至习俗 冬至吃什么:羊肉汤潮汕冬至有哪些习俗:冬至吃什么冬至的由来:冬至的起源是什么今年冬至时间:冬至是什么时候 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