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道教常识
道教自创教即前溯老子为其祖,以老子思想为其教义内容,其教戒亦体现这一特色。老子崇“道”,认为人与天地皆应效法“道”的精神,自然无为而......
道教戒律发展是在各时代背景下,应各教派所需而产生,再加上各教经典侧重有所不同,其所形成之各教派戒律必不尽相同,乃至有时同一教派不同......
“开光”的正式启用来自道教,开光即为道教科仪之一,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但有种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差不多,流传到现在,就都统统的叫开......
一、自然本真性道家幸福观的自然本真性是指道家幸福观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体现,是人的自然需求和自然特性在人的各个方面需要的具体展现,也就是......
道家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思想价值体系,但道家幸福观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至少表现在以下三点:一、可以为人们的......
一、合道顺道的生活性质根据道家的认识,幸福生活在根本性质上应是合道顺道的生活。天地万物,合道顺道则生,悖道逆道则死。人的生活也是如此......
自轩辕氏崆峒拜师学道以来,玄门拜师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可谓历史悠久。拜师分两种,一种是拜师父,一种是拜学师,就是拜先生。 出家......
道教的教规主要有四条。一是传授。传授是道家成仙证圣的必由之路,故道教把授道传密之事看得极为重要,以不能乱传乱泄为戒。传授时必须有虔诚......
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谓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谓此六官能生六识之根,故谓六......
道家是由春秋时的老子所创立,他所著《道德经》一书,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构建了道家的理论基础。道家形成后,自老子的学生杨朱开始,......
1、皈依道教的师父必须是国家认可的道教教职人员,一般是当家道长,或高修大德,多数看与师父的缘分。也就是说,俗人是不可以做别人皈依道教......
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为皈依三宝也。 五戒(又称为“积功归根五戒”)者: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荤酒......
一、敬天:物本乎天,道教自黄帝以来,即以敬天垂范,一般道观及教士在祈祷和供奉时,都以三清代表天。所谓三清,就是玉清、上清、太清。二、......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
道教祀神时常用香、花、灯、水、果五种祭品奉献于神坛之上,称为斋供。对于斋供中的五种供品,各有规定和禁忌。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灵之物。......
一、饮食之患,超过声色 世人万病滋生,生命夭折,很多都是由于饮食不当而埋下的隐患。从某种意义上说,饮食给人们带来的祸害,比声色祸害......
道教以报恩为重,故有四恩应报。 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国土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以报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
道家从古至今确实有提倡素食的传统。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道教修炼讲求要通过性命双修,把凡人升级为仙人。《黄庭经》说......
道簪:俗称“簪子”。为道士盘别发髻之用。一般用黄杨木或玉石、金属制成。条状,略呈弯曲,亦有直形,有些后端还刻有太极、八卦图案或葫芦形......
过去,道家药膳在分类上比较杂乱,有以素食、肉食分类者,有以剂型分类、功能分类者。在同一本书中分类也不统一。如《饮馔服食笺》有按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