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道教常识
道教原以:元始天王所化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道教三宝,尊为最高之神。然因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有以所本的......
“拜先生”,就是拜老师。这是道教上千年的传统。道教向来注重自我,口口相传。拜先生学道,既需时日,更重道缘。一个学道的人,刚进道门拜的......
道教的宗教活动,又称为斋醮,是道教信仰的表现形式。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醮坛,是神灵降至之所,既神圣又庄严。因此,围绕醮坛的法器和活动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开始于公元2世纪,至今有1800史。道教承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因而是一种多种教。在历史上的教......
《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云笈七签》以《道德部》为第一部,《道教义枢》也以《道德义》作为开宗明义第一义。道教为什么要......
教理是信仰和修行的根本宗义道教的思想文化,含括了道教历史、经典、修持方法、宫观建筑、人物著述、神仙法诀、教戒科仪等诸多方面。然而,......
咒语是在道法的过程中配合符,印,罡,诀,法器来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种咒术,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
冠巾是全真道出家道人正式成为道人的仪式。因此只有皈依全真道的信众居士才可以参加冠巾仪式。这种仪式只在子孙庙举行。很多子孙庙都遵循着......
有的人知道有道教,却不能分辨佛、道。只知道拜神佛,求庇佑,根本不知道教之教义。这主要是因为现在佛教的宣传较好,而道教人士多低调而谦......
在道教信仰中,火文化有着重要地位。不仅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一,更在炼度、炼丹等修行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在神仙信仰中,也有很多与火相关的......
男子得道,位极真君;女子得道,位极元君。墉城女仙圣境,以金母为尊,元君次之。金母以墉城为治,居懿前瑶池仙宫。金母,即西王母,全称上圣......
骊山老母,又称黎山老母、梨山老母。在道教尊为“懿德玄妙慈尊”、“玄灵妙元慈尊”、“护国懿德元君”等。据《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
杏林真人,讳姓石名泰,字得之,一号翠玄子,南宗二祖,宋时江苏常州人。道教尊为杏林翠玄真人、紫虚继派慕义怀仁真君、卓荦豁达天尊、还丹后......
三官大帝,全称“玉真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居阙下三元妙纬宫三元总圣宫,是宝阙下上元覃恩府上元一品九炁赐福天官......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道教尊为“神霄光明大帝”、“九天贞明大圣”等,居雷霆上宫(九天应元府)。与南极长生大帝延寿益算天尊、东极青华......
王灵官祖师,道教尊为先天一炁威灵显化天尊、太乙雷声应化天尊、三五火车王灵官、隆恩真君等,为道教护法神王等,居都天豁落府。按《新搜神记......
山东泰安岱庙鲁班殿鲁班仙师造像(尚德摄,下同) 鲁班仙师,姬姓,公输氏,讳名班。因鲁定公封祂为太师,赐以国名故称鲁班。又因其神工鬼......
井泉龙王,又称井泉神。在道教,开坛、请水、超度、水供养,一般都宜用井泉水。所以,开坛建醮,清净坛所,道长要在灵源(井泉)设香案请水,......
福州元帅庙三田都元帅神像(蓬莱外史摄) 三田都元帅,讳名雷海*,俗称“相公爷”、“雷元帅”,又称会乐天尊、田公元帅、昊天帝子等。与......
自古以来,白鹤就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张道陵祖师创立天师道所在地鹤鸣山,现仍存待鹤轩、听鹤亭等。另据《云笈七签》记载,张道陵祖师常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