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奇八字

导航:道教养生 > 饮食养生 > 道教养生之法

道教养生之法

时间:2017年02月07日 10:02内容来源:易奇八字编辑部 浏览量:3329
道教养生方法是本书主要论述的内容,道教养生方法是道教徒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养生方法体系。道教养生方法在历史上流派和类别甚多,但其行功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气功,二是服食,三是房中,四是摄养。这四个方面构成道教养生方法的核心内容。


道教药饵服食

服食是道教养生术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和药物,来达到长生久驻的目的。

道教服食,包含养生和成仙两大内涵,照葛洪的看法,服食药物分草木之药和金石之药。草木之药的功效在于救亏缺,亦即治病补养,而金石之药的功效在于不死成仙。又照《抱朴子》和《博物志》所引《神农四经》的说法,服食的药饵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所救亏缺,意在补养元气、滋阴壮阳、调利五脏、和荣精血以及治病疗疾。所谓服食金丹羽化登仙是早期道教的炼养之术,在实践中逐渐被道教养生家所抛弃。

道教养生家着重研究那些有明显补养功效的药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服食养生学。如《太玄宝典》论茯苓之制法服法:服之得法,能生神明,轻便四肢。茯苓末之烂,研青松叶水和煮之,惟茯苓碧绿色透为度,暴干以末,蜜和丸,日三服如橡子大,清旦水下。通神不老不饥,辟谷去五味。服之三百日,体生青毛,无寒暑。更加梨子,无暑,加浮萍,无寒矣。该书还指出:柏木仁可以秘精不泄,椒子可以通神明目,甘菊可以生精益髓,地黄可以荣血脉泽肢体。并皆有配方与服法。

道教饮食养生

俗语云:药补不如食补。说明饮食营养是身健体康的根本。在古代养生家看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是说,药物的作用只在攻邪,而人的机体要得到补益,精气要获得充实,必须服用五谷粳米、麦、小豆、大豆、黄黍)、五果桃、李、杏、栗、枣、五畜牛、羊、豕、鸡、犬)、五菜葵、藿、薤、葱、韭。金元时期的医学家李东垣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全在脾胃健旺,元气没有损耗,而达到这一点的根本就在于胃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把营养物补充进人体。

所以,人们必须不断地摄取营养以求健康长寿。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

中国饮食养生术首先要求饮食的清淡。《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意思是那些长期以鱼肉荤腥为食者、贪图膏粱厚味者,足以在身上发出大疔疮来。他们生病就好像用空的容器接受东西一样十分容易。古代帝王多沉迷于山珍海味、花天酒地的生活,但长寿者又有几人?倒是深山古刹修炼的道士、幽静村庄里勤奋的农夫多获高寿。古代养生家指出:人们嗜食肥美厚味,容易产生半身不遂、痿厥、气精喘逆、痈疮等疾病。孙思邈指出: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时春夏取凉过度,饮食太冷,故其鱼脍、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损于人,宜常断之。所以,粗菜淡饮实际上就是最好的养生食谱。古代养生家告诫人们,日常饮食安排主食宜用五谷杂粮,副食则以豆类、蔬菜、植物油为主。此外,饮食不仅要素,还要淡,滋味不要太过、太猛,喜食味道浓烈的食物容易诱发多种疾病,于养生不利。清代养生家陆以恬从对人身体的好处和害处着眼,分析了各种食物的利弊,值得人们注意。他说:医家谓枣百益一损,梨百损一益,韭与茶亦然。余谓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物,如参、苓、莲子、龙眼等,皆百益一损也;凡峻削之品,如槟榔、豆蔻仁、烟草、酒等,皆百损一益也;有益无损者惟五谷。

道家饮食养生还推崇食而有节。饮食不仅要清淡,而且要节制,暴饮暴食,对人体害莫大焉。金元时的李东垣深刻地指出:饮食自掊,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由生也。

明代何良俊承继孙思邈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食后将思法,云:平旦点心讫,即自以手摩腹,出门庭缓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后,还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食饮不宜急行走,不宜大语唤远人、嗔喜、卧觉。食散后,随其所业,不宜劳心力。

道教饮食养生术还要求人们应该定时进餐,养成习惯,是十分有道理的。古人还十分强调烹调食物要得法,注意调和五味、阴阳、寒热等。古人将食物按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它们又都有着阴阳的属性,叫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掌握食物的这些性质,加以适当的调配,就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因为它们对人体会产生各种影响,人们在烹调过程中若能做到阴阳相配,就不会或阴凝腻滞,或过于辛热燥烈。但究竟应该吃何种性质的食物,则需按自己的体质而定。中医常把人分为四种类型:正常健康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

阴虚型体质的人,常出现手足心热、烦心、口干、便秘、舌质红等症状,故宜食性甘寒、甘凉或甘平之物,具体说来有:小米、小麦、大麦、玉米、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水果方面,可选择鸭梨、香蕉、柿子、大枣、青果、西瓜、莲子、百合、猕阳虚型体质的人,往往表露出面色苍白、怕冷、小便清长、便溏薄、脉沉细、身体白胖,故应食些益气助阳的食物,具体说来有: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麻雀蛋、虾等。而水果不能吃得太多,尤其是水分多的水果要少吃,但可食用鲜荔枝、杨梅、桃、樱桃、杏、葡萄、菠萝、石榴、椰子、桂圆、桔子、苹果等。这类体质的人特别要忌食生冷及属寒性的食品。

阴阳两虚型体质的人有的以阴虚为主,兼见阳虚;有的人则以阳虚为主,兼见阴虚;还有的人会同时出现阴虚或阳虚的征候。这类体质的人宜选用奶制品、蛋类、肉类、骨髓等。水果、蔬菜合口味能吸收且无害的都可以食用。

中国饮食养生术还包括有丰富的食物疗法,许多方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有奇效。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云: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认为用药物治病,不如在起居饮食上加以调理,使病无从生,何须用药物?这种观点是极其正确的。中国古代的食疗强调按人体质的性质不同,进食相应的食物,一可补充营养,二能调整体内的阴阳,从而增强脾胃功能,既强身健体又可治病。这就需要人们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掌握食物的不同属性,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来指导进食,就能获得养生的效果。

道教房中养生

道教房中术是在神仙方术及医学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黄帝内经》从医学和养生学角度论证了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户太甚以及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的危害,设计了一套以节欲、恬淡、守静等为主的养生原则。

晋代葛洪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房中术的有关理论和问题。《抱朴子内篇微旨篇》指出: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逸虚熬而已。人不可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刚伐年命。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阳,采玉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有所禀之天年玄素谕之水火,水火煞人,而又生人,在于能用与不能耳,大都知其要法。

葛洪从阴阳调和平衡的角度出发,认为人既不能完全绝欲,也不能恣情纵欲,否则对于人体健康长寿都不利。他在《释滞篇》又反复指出人复不可都绝阴阳。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惟有得节宣之和,可以不损。若不得口诀之术,万无一人为之而不以此自伤煞者也。也就是说房事不可杜绝,否则有可能发生生殖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只有用一定的方法,才能达到养生目的。这种看法基本上代表了道教房中养生术的特点。

道教房中术是一个较完整的体系。道教房中养生学主要包括房中养生、房中疗疾、优生优育三个方面。

精华推荐
道教入门 道教常识 道教符咒 人生感悟 修行指南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道教神仙 道教礼仪 道教斋醮 道教戒律 宫观仪范 道教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