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奇八字

导航:道教养生 > 养生基础 > 道教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

时间:2017年02月07日 10:02内容来源:易奇八字编辑部 浏览量:3329

道教养生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整套实际操作的技术体系,使人健康长寿的养生方术。道教养生观是积极进。《取的西升经》中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道藏》)这种精神贯穿于道教养生的全过程。其实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生自我的生命得到最大限度延续和发展,从而获得生命的自由超越。这种思想使道教养生不断获得生命之源泉和动力,促使其不断发展。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大有经》说:“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天,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余,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

生长全足,加之导养,年未可量”。(《道藏》)阐明了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含义和道教养生观的真谛。由此出发,历代道士对于养生修炼方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具可操作性的,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其一、精神修炼。道教养生理论是清心寡欲、清静无为,离境忘坐。其具体方法是“收心”: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道藏》)道教认为,多思索则精神受到危害;多杂念则神志散逸;多嗜欲则神志昏蔽;多事累则形体疲劳;多说话则气短神累;多嘻笑则五脏伤损;多忧愁则内心恐惧;多快乐则意气骄溢;多喜悦则善忘错记头脑昏乱;多嗔怒则血脉喷张情绪无定;多爱好则痴迷于物不可遏止;多厌恶则内心慌悴没有主张。如果这十二多不除,势必伤身、丧生。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炼时间长了,就使“心”达到无少无多的境地,那就接近于“得道”了。在“收心”的过程中,要做到“虚心、静心、安心、定心”,心不易为外物所动,这是心对内、对外的修炼。能为此,即达到“心不着物,又得不动”的“静定”。但应当指出,并非完全同于应子所说的“至人之用心若镜”的“虚静”状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这个“动”,便是心能“生慧”,心能把烦邪乱念,随觉则除,对心灵高度净化,对外物摒弃与超脱。功若到此,就达到处物而心不染、处变而神不散、本心不失、离手万境的火候了。

其二、运动修炼。《金丹心法筋骨》中说:“天体运转,日月星辰皆流转:盖阳精主动,动而有常,唯行健自强,所以永贞而不息”。(《藏外道书》)道教养生既强调运动养生,又主张适度。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说:“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劳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流汗,不欲多睡,不欲奔车走马”(《道藏》)陶弘景则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视、久听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寿性延命录教诫篇》)孙思邈说得更明白:“养生之道,无作搏戏强用气力,无举重,无疾行”。“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道藏》)这一运动养生的观点,极大地促进了道教各种导引术和内炼法的发展,至今仍具有养生健身价值。其次,仿生运动亦是道教养生的独特方法。《庄子》记载“熊经鸟申”两种;《淮南子》增为“凫浴猿曜,鸱视虎顾”四种;汉末华佗进一步发展成虎、鹿、熊、猿、乌五禽戏;《抱朴子》中又出现了龙导、龟咽、燕飞、蛇曲、兔惊等各种模仿动物动作的运动方法。隋唐以至近代由导引派生衍化出来的八段锦、太极拳、慢行百步功都是行之有效的运动养生法。其三、服食修炼。根据道教“清心寡欲”哲学理念,道教养生服食也要求“清淡”、“少食”。

道家有“食气辟谷”的服食习俗,荤素不限,非常重视“饮水服气”和辅助药物食品。如:白术、山药、茯苓、黄精、大枣、花生、栗子、核桃等。由于这些大多为中草药,兼有调营养卫作用,故可以达到解饥、祛病、延年的效果。另外,“鼓漱功”也属服食修炼的内容。道士每日必做鼓漱功。这方法包括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四个过程。据《遵生八笺》记载:“平明睡醒时,即起端坐,凝神息虚,舌舐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渐至满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火行之,则五脏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气血流畅。诸疾不生,永除后患,老而不衰”。

现代医学证明,叩齿能促进牙龈、牙周膜、牙髓腔部位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还能促使食物残渣脱落,保持齿面清洁,预防龋齿、牙松动等疾病。唾液是正常的生理分泌物,其中含有溶菌酶、淀粉酶、分泌性抗体等成分,有消化、杀菌、解毒等功能,此法已成为现代口腔医疗保健操之一。其四、行气修炼。所谓“行气”修炼,即“气功”,但不含现代硬气功。道教养生的“气”,有三种含义:一呼吸自然界的空气;二父母精血合气之元气,亦称“先天之气”;三通过饮食物质化生以维持生命的力气,又称“后天之气”。通过行气修炼达到蓄气全神、祛疾延寿之目的,这是道教养生修炼的另一种核心。行气修炼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服气法。《庄子刻意》说:“吹呼吸,吐故纳新”。嵇康《养生论》说:“呼吸吐纳,服气养身”,均指服气养身。人的呼吸,本能是吐故纳新,但吸纳新鲜空气在道教中有多种方法,道士们认为,吸入天地间春、夏、秋、冬四时正气,日、月、星、辰的精气,即可益寿延年。吐故气,法有三种:一曰吹,吹出凉气;二曰吁,即呵气;三曰呼,就是呼出旧气(二氧化碳等废气)。汉代以后,服气法发展为六种。《服气疗病论》曰:“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吁、皆出气也。”又曰:“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吁以解极。服气法的要旨在深呼吸,锻炼肺部的活动能力,增加氧气的摄入量,扩大二氧化碳气的排出量。服气要领为,气息均匀而舒缓深长,从而达到养身、疗病双重目的。在服气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鼻无出入之气的境界时,即为道教行气修炼的最高境界——胎息。《枸朴子释滞》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人在胞胎之中”,道教认为,用鼻呼吸,“一窍即开,元气外泄,泄而不止,劳及性命”。所以强调息之深沉,吸之以踵,使人体内部呼吸自我循环,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状态,又如龟鹤蛇虫入蛰时的呼吸方法。

在道教养生思想中,此类资料甚多,如《服气经》、《服气精义论》、《尹真人服元气法》、《赤松子服气经》、《胎息经注》、《太上养生胎息气经》、《高上玉皇胎息经》等。此外,还有行气布气法。即当气体进入人体之后,在意念的诱导下,在体内按一定的路线循行,作用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促使脏腑功能的微妙变化。在这―循行中,潜在地疏活气血,改善机能以达到养身疗病效呆。故《疗病论》曰:“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何往而不愈哉!”此不中行气布气疗病法奠定了祖国医学经络学、脏象学的基础。《疗病论》又说:“用气攻病,虽攻其处,肤腠散出,然兼依明堂图,取其所疗之穴,想而引去,尤佳。”此法用于临床,对精神情绪类疾病,如失眠、高血压、慢性胃炎等尤有疗效。修炼此法,应做意行气行,意到气到,平心静气,经过一段时间,便自觉有一热气流随意念控制在体内循行,意到之处即为气至之处。将气运到疾患处,便以意守之,反复疏通,持之以恒,就有效地改善了疾患部位的血液循环,神经功能以及各组织的代谢功能,从而减轻疾病,以至痊愈。

其五、性命双修。宋代张伯端开创的南宗重命,主张先命后性,即从命功下手,以性功为圆满。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即从性功下手,然后及于命功。但两家区别仅限于修炼方法的次第,并不偏于一功。其实质都是主张在养生实践中,将有形的形体器官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将其视为在养生实践中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修炼对象。全真道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这种性命双修的思想对道教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将道教养生推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更完整的方法体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体保健修炼,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修炼;元代道士李道纯在《性命论》中指出:“性者先于至神,一灵之谓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气之谓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他认为,“高上之士性命兼达,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则命基永圃,心虚澄则性本圆明。性圆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圃则无生无死,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修,形神俱妙也”。(《中和集》)其六、众术合修。葛洪提出了“藉众术之共成长生”的观点。他认为“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抱朴子内篇微旨》)他反对并抨击那些“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之术可以度世矣;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矣”的养生偏见,提出了众术合修、取长补短的养生主张。他说:“养生尽理者,既将服神药,又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使无辍阂。加之以房中之术,节量饮食,不犯风湿,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无病”。

(《抱朴子内篇微旨》)葛洪“众术合修”的理论,是对道教养生学的一大贡献,并对后世道教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陶弘景继承了葛洪的传统,在《养性延命录》中辑录了自上古以来的养生理论和方术,对行气、导引、炼丹、等都有所研究。这种兼收并蓄的传统一直为后世卓有成就的养生家们所继承。从唐初孙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多翼方》)至明清的养生着作中都广收行气、导引、服食等道教养生术。综之,道教的养生思想,是一个智慧的宝库,值得我们很好的发掘。今日之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融合,西方文化正源源不断注入,而许多西方人却对东方土特产道教养生学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域、语言的差别,道教经典不易理解,唯道教养生术如气功、武术等则比较容易向海外传播并被洋人接受。因此,进△步发掘和弘扬道教养生术,有着世界性的意义,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服务人类健康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精华推荐
道教入门 道教常识 道教符咒 人生感悟 修行指南 道教文化 道教杂谈 道教神仙 道教礼仪 道教斋醮 道教戒律 宫观仪范 道教礼仪